日期:2023-01-10
说到数字化转型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对制造业来说,不管上到国家、行业,下到企业或个人,大家都在谈数字化转型。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变革,利用技术的手段,增强企业韧性,提质、增效、降本、减存,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该怎么转,怎么才能更有效、快速、高性价比地推行和落地呢?
数字化转型,精益是基础
数字化转型是通过信息化的流程+数字化的技术,为企业带来从生产方式、业务模式、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层层改变,从而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信息化流程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。信息化流程的实现需要软件系统的支持。目前很多企业都部署了像ERP、MES等系统,但真正能够借助该系统实现企业业务整合、资源优化配置的并不多见。
原因很多,但归纳总结通常是:
① 多数企业仅仅把ERP、MES看作一个信息化工具加以应用,而没有真正理解蕴含其中的流程化管理思想。系统导入前没有进行充分的业务流程梳理、优化和再造,仅仅基于现实的做法用电子化手段代替了原来的人工录入、审批和统计等工作。说的直白一点,就是换汤不换药,所以获得的效果有限。
② 在整个业务流程上部门间的壁垒没有被彻底打破,冗余、不增值的流程环节依然存在,流程本身的效率并没有得到充分优化和提升。
③ 只知道上系统,但没有更多地关注系统要服务的是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,而企业的业务流程分信息流程和实物流程两个方面。而在上系统之前,最基本的信息流程和实物流程没有进行最基本的精益化、合理化和标准化。
精益,追求的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、不断精益求精、不断优化迭代的改善思想。融入精益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方式,是企业消除浪费、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的最基层方法,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。
用精益+智能制造促进数字化转型
从产品生产制造角度看,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就是通过制造的技术,结合企业未来业务战略,全面提升从研发、供应链、生产制造、销售与服务等全业务运营流程,最终为终端客户提供最具QCD(质量、成品、交期)平衡的“产品”。
而制造技术的应用,可以从两方面展开。
一方面就是新兴的数字技术,如智能制造,含数字化、互联网、设备控制、信息系统等数字技术和运营流程的各个环节智能融合,以智能工厂为载体,以关键制造技术为手段,提升流程中增值环节的效率和质量,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。
而另一方面的制造技术,指的是传统的精益管理,以消除浪费、创造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技术和体系,融入到企业各运营管理环节。以消除流程中非增值活动的各种浪费,最终统一流程、统一数据、统一管理系统。
双涡轮驱动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
企业运营和产品的生产制造,归根到底就是实物流和信息流的转变。
Part.1
实物流转变
就是投入各种原辅料和人力资源,通过联合其他制造资源及基础设施(设备、工具、能源、厂房、土地等),通过精益的生产方式,生产出客户所需的产品并配送给客户的过程。
实物流转变的过程中,产生的信息流,是整体过程进度、产品质量、过程管控等情况的直观呈现,辅助和推动现场管理和决策。
Part.2
信息流转变
就是在产品实物流转变的过程中,附带和融入的如技术、资金、信息、数据等要素,通过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整体优化,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优化加工之后的信息和数据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转变过程。
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,就是利用精益技术体系+智能制造,对实物流和信息流转变过程进行改善,提高制造的质量、效率效益和柔性,增强企业韧性和竞争力。
对于实物流的改善,可以用精益技术进行辅助。按照“精益七层改善架构图”可知:
① 基础层是意识层,主要是全员改善、消除浪费、持续优化的精益思想。通过给全员培养和灌输改善意识、消除浪费意识、持续优化意识,滴水穿石,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;
② 一层是现场优化层,主要通过现场功能布局优化、8S和目视化改善,进行现场优化整顿;
③ 二层是作业优化层,使用的方法可以是流程分析、ECRS、线平衡法等基础手法,主要是对作业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,并对优化结果进行标准化,形成改善积累的过程;
④ 三层是生产方式改善层,建立在流程梳理优化的基础上,结合企业业务,建立均衡化生产模式,再结合以客户需求为指引的拉式生产牵引整个生产活动安排和展开;
⑤ 四层是价值改善层,通过前面现场、作业和生产方式三个层次的梳理优化,再用全局视角,用价值流的方式,对企业各个业务活动进行价值流分析,找出瓶颈、短板等环节,及时评价反馈,并结合生产批次数优化调整,进而全面改善整体生产方式;
⑥ 五层是升华固化层,优秀的企业除了用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辅助管理之外,更多是用体系和文化进行企业的驱动和升华。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改善体系和改善文化,真正做到人人改善、事事改善、时时改善;
⑦最后是目标指向层,最终是要成为精益企业、永续经营。
对于信息流的改善,可以通过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系统进行辅助。
首先以ERP企业资源计划进行人力、财务、采购、销售、生产管理等方面牵引辅助;
结合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,通过PLM进行产品数字化设计、3D仿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;
再通过MOM、LIMS、SCADA、BI等系统,结合现场Shop Floor控制,进行生产计划安排、生产准备、调度执行、过程控制、车间管理、质量控制、设备和能源管理、数据分析和监控等从线体到车间再到工厂级的管理和优化;
最后是OMS、WMS和TMS等系统,结合订单需求,进行库存管理和智能出入库,并结合客户需求和分布,进行订单配送和在途追踪呈现等。最终是实物流和信息流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,最终实现QCD的完美平衡,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。
写在最后
企业数字化转型,不管是实物流还是信息流的改善,只是回答了“How”的问题。但不管做任何事,要想做好,除了“How”,首先更应该明确“Why”。
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之前,需要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和企业战略,搞清楚“Why”,明确“Why”。这个前提搞清楚了,然后才是“Who do what by when and how to do”的问题了。
数字化转型,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同时也是思维模式逐步展开的过程。按照系统性思维,一步一脚印,一行一进步,方能迈向真正的转型成功之路。
数字化产品
有技术问题
限时优惠
申请免费演示/试用
行业分类